首页 估分查专业 估分查学校 登录

北京建筑大学

院校隶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所在地:北京

院校类型: 工科院校

北京建筑大学

地址:   西城校区:北京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大兴校区:北京市大兴区永源路15号。

网站:   学校主页:http://www.bucea.edu.cn 招生办公室网址:http://zsb.bu


专业满意度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4.9
2给水排水工程★★★★★4.8
3市场营销★★★★★4.5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3
5工程管理★★★★★4.2
6土木工程★★★★★4.2
7工商管理★★★★★4.2
8地理信息科学★★★★★4.1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0
10机械工程及自动化★★★★★3.2

专业推荐指数

1建筑学★★★★★4.8
2土木工程★★★★★4.6
3工程管理★★★★★4.7
4城乡规划★★★★★4.8
5给水排水工程★★★★★4.8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5
7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4.7
8地理信息科学★★★★★4.6
9建筑类★★★★★4.8
10土木类★★★★★4.7

专业推荐人数

1环境设计★★★★★5.0
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0
3车辆工程★★★★★5.0
4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5.0
5交通工程★★★★★4.9
6热能与动力工程★★★★★4.9
7遥感科学与技术★★★★★4.9
8建筑学★★★★★4.8
9城乡规划★★★★★4.8
10给水排水工程★★★★★4.8

录取分数

年份录取批次省市分数线录取平均分线差
2017本科二批468(第二批)543
2017本科一批555(第一批)574

学校领导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

学校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1936年增设土木工程科,后历经北京市市立工业学校、北京市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阶段。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学校“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2017年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8年5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西城校区占地12.3万平方米,大兴校区占地50.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8.8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正按照“大兴校区建成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城校区建成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的“两高”布局目标加快推进两校区建设。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52.9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52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科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理学和艺术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有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拥有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我校全部工学学科参加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并获档次评价,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学科评估结果为B。

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19人,其中专任教师64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9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87人,教授106人,博士生导师24人。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北京学者2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才8人,北京市长城学者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个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住建部专业指导和评估委员会委员9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学术创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8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等各类团队28个。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9 项,其中一等奖13 项。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高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10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另有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 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 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95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4 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43项。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精英良才。现有各类在校生1184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717人,硕士研究生2171人,博士研究生20人,成人教育学生1842人,留学生92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多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 坚毅笃行 诚信朴实 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60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杨伯钢,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兴校,不断强化面向需求办学的特色,形成了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及地下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现代城市测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为代表的若干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和创新团队。学校现有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以及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等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近年来,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共13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近五年,新增各类科技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9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

学校面向国际,办学形式多样。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首都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提质、转型、升级”的工作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首善标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上层次、上水平,向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进。


学校简介

北京建筑大学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土建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校;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具备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


历史沿革

1936年为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

1952年为北京建筑专科学校

1953年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

1958年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961年为北京建筑工程学校

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本科招生

1982年获批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

198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2年获批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基地

2011年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2年获批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2012年获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2013年获批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

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5年获批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2016年获批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师资队伍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60人,其中正教授116人,专任教师中47%具有博士学位、57%具有高级职称。

我校现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4人、长城学者3人、教学名师7人、高层次人才3人、学术创新人才5人、科技新星8人、青年拔尖人才20人、青年英才20人,另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创新团队、管理创新团队25个,同时学校还聘请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和高层管理人员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本科生教育

我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519人,全日制研究生1277人,非全日制研究生697人,博士生4人,留学生120人,继续教育学院学生2900人。

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我校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是全国13所全部通过评估的高校之一,其中建筑学专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均获得7年最高有效期的评估。

我校教学工作获国家和市级质量工程标志性成果百余项,在近两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18项奖励。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为“建筑行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区”;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2012年获批“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3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现建有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119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2012年,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聚类排位,这是我国开展的第三轮学科评估。

我校建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5名,说明我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位于国内先进行列。

我校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理学和艺术学。学校现有建筑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点和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点。拥有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学校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27人,非全日制(在职)硕士生697人。


国际交流

我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6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2012年我校与美国奥本大学合作举办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2本科教育项目(教外综函【2012】30号文)通过了教育部审批。该项目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国外学习两年,成绩合格者将得到双方学位证书。同时,还有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的“3+1”、“4+1”项目。学校也注重提升自身国际化氛围,招收外国留学生就读,目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名长期留学生在校学习。


科研平台

我校作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城乡建设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支撑、复合应用型人才支撑和高水平智力支持,目前建有2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若干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团队和研究领域。


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我校在研各类科研项目19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世界银行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77项。自2008年以来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共计13项,2010-2012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主持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我校科技服务经费连续8年过亿。

我校注重教科融合,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以及校内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建设,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学生科技立项620余项,获国家级奖励11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336项。


学生工作

突出教育服务,思想引领成就学生“青春梦想”

学校着力打造“最爱学生”的大学,全校全员化、全程化构建服务学生的体系,就业创业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资助服务、学业指导等服务全覆盖,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质量,积极拓展学生教育载体,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学生成就“青春梦想”。我校“弘扬焦裕禄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入选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获得北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优秀案例、优秀项目各1项;学生在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选中荣获多项奖励;两名学生入选2014年北京市教育系统“最美北京人”宣讲团。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生考研出国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在军训、征兵、国防教育竞赛活动中表现优异,荣获“北京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我校学生在党建先进校评估、首都高校大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义务献血等活动中的表现得到各界广泛赞誉,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注重特色品牌,搭建学生文化体育活动平台

学校注重打造“两季六节”特色品牌活动,搭建“迎新季、毕业季”和“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心理健康节、宿舍文化节、体育运动节”等学生文化体育活动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五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36项。其中,邢正同学获中国成语大会亚军,2014年学生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学校获得“创青春”首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胜杯”,中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3项)、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与北京高校联合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节活动,多项学生活动获得市级嘉奖。校田径队连续9年获得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团体总分冠军。男子篮球队获得2014年全国高校三对三比赛冠军,女子篮球获得2015年北京市高校大学组冠军,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大学生艺术节大戏连台,俞敏洪、六小龄童、朱迅、王宏伟等名家走进校园,学生文化体育活动水平显著提高。


学生就业

我校专业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麦可思“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的专业建筑学高居榜首,城市规划排名第四,多个土建类专业名列前茅。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我校毕业生主要去向有北京市住建委、规划委等各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等设计部门;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北京住总集团、北京自来水集团、北京燃气集团、北京热力集团、北京市政集团等大型国企。

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一致认可。每年我校毕业生供需比均在1:4以上,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主干专业达到100%,毕业生落实率位居北京市高校前列。2014年7月我校被教育部授予“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全国就业50强)。目前,北京市建筑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70%左右均为我校毕业生。


知名校友

我校为国家特别是北京城乡建设培养了6万多名高级专业人才。目前,北京市建筑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中70%左右均为我校毕业生。

校友中有老一代建设者和国家领导人,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知名大师,有从事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年轻一代管理骨干,有城乡建设领域知名企业家,他们活跃在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领域的重要技术和管理岗位上。从北京老十大建筑到新十大建筑;从北京亚运工程到北京奥运工程,从北京地区总体规划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城市建设、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到新农村建设,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边环境

   我校毗邻北京动物园、北京展览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学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乘车路线电车103、107,运通105、106,公交15、16支、19、27、56、65、708、714、732、812、904、601、814北京展览馆下车。

咨询联系电话:010-68332396,68322507 

传真:68322899

  学校网址:http://www.bucea.edu.cn/  

  招办信箱:zhaoban@bucea.edu.cn

通讯地址

西城校区:北京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大兴校区:北京市大兴区永源路15号。

联系电话

010-68322507;010-61209170

录取批次的安排

录取原则

1、所有专业入学前后均无美术加试;

2、考生提档后无特殊情况均不退档;

3、认可各地加分政策,加分到分专业;

4、同一志愿条件下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专业级差;

5、总分相同情况下,文综/理综分数高的考生优先录取;如文综/理综分数仍相同,数学分数高的考生优先录取;如数学分数再相同,英语分数高的考生优先录取。

6、不设男女生比例限制,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我院没有艺术类招生。

加分政策

执行国家规定的照顾对象加分政策。 加分到专业。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往届生和应届生同等待遇.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其它

奖学金设置

北京建筑大学

本科新生奖学金评选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我校生源质量,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我校求学,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学校设立北京建筑大学本科新生奖学金。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建筑大学本科新生奖学金为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为5000元/生,用于奖励我校在统招计划内录取的全日制本科层次新生。

第三条 拟获奖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到、注册手续并取得正式学籍。

第四条 获奖条件:

1.北京新生

北京地区本科一批次高考成绩(高考原始成绩)高出北京本科一批分数线100分(含100分);北京地区本科二批次高考成绩(高考原始成绩)高出北京本科二批线130(含130分)。

2.外省市新生

外省市高考成绩(高考原始成绩)高出本省市本科一批分数线100分(含100分)。(上海、浙江、山东、海南、广东等实施高考改革省市的一批线参照本省市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或第一段分数线)

第五条 符合条件的学生,不需提交申请,由招生就业处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六条 获得本科新生校长特别奖的新生,不重复参评本奖学金。

第七条 学校向获奖新生颁发荣誉证书,获奖情况记入学生档案。

第八条 学生工作部(处)于每年12月将当年获奖新生奖金发放至获奖学生个人账户。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生工作部(处)、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为帮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学业,我院设立了专门机构协助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申请各类助学贷款,同时院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勤工助学机会,使学生既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部分困难,又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北京建筑大学

2018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名称

北京建筑大学,英文全称:BeijingUniversity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

二、办学地点

西城校区: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大兴校区:北京市大兴区永源路15号。

三、办学层次

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四、办学性质

公办,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五、办学类型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六、颁发证书

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北京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七、外语考试语种要求

不限外语语种(新生入学后公共外语课程只开设英语)。

八、体检标准

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我校无特殊要求。

九、录取规则

依据教育部和北京市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的德智体美情况,择优选拔。在录取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专业级差。

2、认可各地加分政策,加分到分专业。

3、在总分相同情况下,依次比对文综/理综、数学、英语分数。

4、考生提档后无特殊情况均不退档。

5、所有专业入学前后均无美术加试。

6、所有专业均不设男女生比例限制,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

十、学费标准

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北京市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本科:文史、管理类4200元/学年/生,理工类4600元/学年/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美合作2+2)项目国内学费标准为30000元/学年/生,国外期间按当地收费标准执行。

住宿费根据条件的不同,按照每学年800-1200元标准收取。

十一、招生专业说明

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美合作2+2)与各类实验班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美合作2+2)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100分。

2、北京地区外培计划各招生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105分。

3、按大类招生专业入学一到两年后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和综合成绩排序分别进入相关专业学习。

4、2018年招收的各省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预科学习期间不分专业,预科结业考试合格者可转入我校进行本科阶段学习。预科学习结束后学校根据当年教学资源情况以及各专业设置情况提供预科班学生可选专业、科类、计划数以及专业限报条件等,学生根据综合成绩排名及志愿喜好顺序进行专业填报,学校按综合成绩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

十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

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学生,依据招生工作有关规定处理。

十三、录取查询及投诉电话

录取结果查询方式为北京建筑大学本科生招生网站。

招生办公室网址:http://zsb.bucea.edu.cn/

电话:010-68322507,传真:010-68322899;

投诉电话:010-61209094。

十四、其它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北京建筑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学生宿舍

除建筑学院新生外,其余专业新生均在大兴校区就读。

食堂

平均伙食标准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永源路15号北京建筑大学

邮编:102616

咨询电话:010-68322507

收费项目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我校理工类专业学费标准为4600元/学年,文史类、管理类专业学费标准为4200元/学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美合作2+2)前两年在我校学习期间学费标准为30000元/学年,后两年在美学习期间学费标准参照美国奥本大学的学费标准。

毕业生就业

我校专业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麦可思“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的专业建筑学高居榜首,城市规划排名第四,多个土建类专业名列前茅。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我校毕业生主要去向有北京市住建委、规划委等各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等设计部门;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北京住总集团、北京自来水集团、北京燃气集团、北京热力集团、北京市政集团等大型国企。

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一致认可。每年我校毕业生供需比均在1:4以上,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主干专业达到100%,毕业生落实率位居北京市高校前列。2014年7月我校被教育部授予“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全国就业50强)。目前,北京市建筑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70%左右均为我校毕业生,我校6万多名校友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领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基础设施情况

详细信息请登录北京建筑大学招生办公室网站:http://zsb.bucea.edu.cn/

体检要求

我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本校无特殊要求。

其它

专业名称 年制 科类 合计 北京 外埠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1900 1205 695 20 40 40 20 20 20 20 10 15 10 15 20 30 40 40 10 20 15 20 20 10 15 30 20 10 15 35 15 15 30
社会工作 文史 60 40 2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法学 文史 30 15 15                 1     1     1         1     1 1   1       2
工 商 管 理 文史 50 20 30 1 1 2   1 1 1 1   1 1   1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2
市 场 营 销 文史 25 15 10   1   1                 1   1 1                   1 1      
公共事业管理(招标采购方向) 文史 45 20 2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法学 理工 30 25 5   1             1               1           1              
工 商 管 理 理工 30 20 10                 1           1                       1     3
市 场 营 销 理工 15 10 5           1       1                           1            
公共事业管理(招标采购方向) 理工 35 25 10   1         1         1           1               1 1     2
工 程 管 理 理工 120 90 30   2 2 1 1 1 1   1   1 1 2 1 2 1     2 1     2 1 1   2     4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工 45 25 20 1 1 2 1         1 1     1 2 1   1     1     2 1   1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工 45 25 20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理科实验班 理工 90 90 0                                                            
测 绘 工 程 理工 35 25 10   1     1   1         1   1 1         1       1     1     1
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空间信息获取方向) 理工 45 30 15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GIS方向) 理工 90 60 30 1 1 2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1 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理工 62 32 30   2 2   1 1 1       1   2 3 3   1   1 1 1 1 1       2     2
车辆工程(汽车工程方向) 理工 32 22 10   1 1                   1 1 1               1     1   1    
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方向) 理工 32 22 10 1 2 1         1   1     1   1             1         1      
工业工程 理工 40 25 1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工 62 32 30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自  动  化 理工 62 30 32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2 2 1 1 1 1 1   1 2 1 1   2 1 1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90 32 58 2 3 3 2 2 2 2   1   1 1 2 3 2   2 2 2 2 1 2 2 2 2 1 2 2 2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工 64 44 20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1           1       2 1   1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理工 150 90 60 2 3 3 2 2 2 2 1 1 1 2 3 3 3 3 1 2 2 2 2 1 2 2 2 1 3 3 2 1 1
土木工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理工 64 44 2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土木工程(城市地下工程方向) 理工 32 22 10 1     1         1   1   1     1       1   1       1   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材料方向) 理工 32 22 10 1 1 1                   1 1 1   1     1     1       1      
交通工程 理工 32 22 10   1 1                 1 1 1 1   1   1 1     1              
给水排水工程 理工 34 24 10   1   1 1 1                         1         1 1   1   1 1
给水排水工程(中美合作2+2) 理工 30 20 10 1 1 2         1       1   1 1               2              
环境科学(资源循环利用方向) 理工 90 60 30 1 2 2 2   1 1   1 1 1 1 2 1 2 1 1 1 1 1   1 1 1     2   1 1
热能与动力工程 理工 32 22 10   1 2   1   1       1   1 1 1                         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理工 32 20 12 1 1 1               1 1   1 1               1       1     1
建 筑 学 理工 46 30 1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城 市 规 划(规划设计方向) 理工 23 15 8   1   1       1           1         1     1   1         1  
城 市 规 划(风景园林方向) 理工 23 12 11     1 1 1 1 1   1           1